常規(guī)屏蔽技術在鐵路的監(jiān)控工程中的運用 | ||
點擊率:2698 作者:上海拓科實業(yè)有限公司 來源:http://6338338.cn 時間:2016-8-12 | ||
棕紅色的外表,醒目的十字交叉,矗立在珠江路與中山路交界處的地鐵大廈是如此的奪目。地鐵1號線從它身下經過,監(jiān)控地鐵運行的中心控制室在它的中心,這里就是南京地鐵運行、控制、防震和電力調度的指揮中樞,是南京地鐵的心臟。 南京地鐵大廈,是江蘇省第一棟高層全鋼結構建筑。記者在施工方中建八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從它的地上27樓一層層走下地下負三樓,它未完成的內部裝飾、已安裝的設備,都盡收眼底。本期“建筑”版,。為你全方位解析南京地鐵大廈,揭開它亮麗外表下的秘密。
地鐵大廈身上醒目的交叉“錯號”,深深吸引了市民的目光,而采用這一爭議頗大的方案原因何在?記者采訪了分別承擔外觀與結構設計的兩位建筑師:中大建筑設計院的周寧和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的王志明,他們解釋,不論是外觀還是結構,采用這種交叉的“錯號”都是有其深意的。周寧介紹,當初這些十字交叉的圖形還引起了很多爭議,理由是“錯號”在中國人心目中是代表著否定的意思,如此負面的含義自然無法得到投資方的認同,部分專家也不認可。而她的理由是:地鐵大廈是地鐵的心臟,“錯號”是為了表現一種力度;而到了結構設計的階段,才發(fā)現這些“錯號”不只具有美學上的價值,還具有實際使用的功能。 擔任結構設計的王志明博士解釋:一般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高層建筑,都會在中央部位設置一個“核心簡”,作為整個建筑的中心,起到抗震防風的作用;而全鋼結構的地鐵大廈則取消了這個“核心筒”,抗震防風性能下降了,也會使結構發(fā)生扭轉,因此需要這種“錯號”起到加固的作用。當然,外表上的那些“錯號”只是裝飾,真正起到實際作用的隱藏在它們的下面,由此,外觀與結構也形成了一種內在的呼應。 此外,雖然主樓和裙樓上都有“錯號”,但裙樓上的“錯號”就只是裝飾作用了,主樓上那從上到下氣勢恢弘的10個“錯號”則是真正起作用的。 外表為什么是棕紅色? 一身“紅裝”的地鐵大廈無疑是珠江路、中山路上眾多高層建筑中最惹眼的:棕紅色的鋁塑板,中間嵌入藍色的雙層中空玻璃,充分體現了全鋼結構建筑的力與美。擔任外觀與功能設計的周寧介紹,選擇棕紅色的外衣,原因在于南京建筑的顏色實在太灰暗,因此最終定下了這種亮麗的色彩。果然,從高樓上望去,棕紅色的地鐵大廈一下子在眾多灰色、白色、淡黃的建筑中脫穎而出。 5300余噸鋼鐵鑄成“鋼鐵巨人” 地鐵大廈總投資1.85億元,大廈結構采用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用鋼總量5300噸。這些數據,足以證明這是一個“鋼鐵巨人”。 緣起:采用全鋼結構是建筑外觀與結構設計互動的結果。周寧介紹,地鐵是與鐵軌、纜線等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速度、力量與工業(yè)的象征,地鐵大廈是地鐵的心臟,它的外形也應當讓人聯(lián)想到地鐵,因此,簡潔有力的外形、堅不可摧的骨架也就順理成章了。 優(yōu)勢:而到結構設計階段,王志明博士對她的提議也非常認同。他說,雖然全鋼結構耗費了大量的鋼材,似乎造價提高了不少,但綜合造價卻降低了。他算了一筆賬:這幢樓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柱子的直徑是直1.4米,而采用全鋼結構,柱子的直徑只需要60厘米,每根柱子節(jié)省了1.6平方米的面積,大廈里有20多根柱子,27層樓算下來,節(jié)省了幾百個平方!在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幾百個平方米的使用面積絕對不容忽視! 此外,全鋼結構的工期短也是優(yōu)勢之一。據施工人員介紹:一根鋼柱長十余米,因此大廈一建就是三層;只需要搭鋼架,不需要砌磚墻,速度又提升了不少……而社會效益也不容忽視:沒有水泥、黃沙、磚頭,施工造成的粉塵污染減少了不少。 難度:較之鋼筋混凝土結構,全鋼結構的施工更精細,難度也更高:18噸的鋼柱吊裝上去,需要直接對準接口,工人直接焊接,操作吊裝的工人都不敢上;沒有水泥的抓力,電梯與玻璃幕墻的安”裝就比較麻煩,因為所有的受力只能通過焊接來支撐,對焊接的技術要求又上了一層樓…… 防火:說到全鋼結構,許多人—立刻就聯(lián)想到紐約世貿大廈,全鋼結構的世貿大廈在“9·11”中化為廢墟,不得不讓人對其消防能力產生懷疑。事實上,在地鐵大廈建設過程中,曾經遭到消防部門,的反對,并專門為此組織過一次全國性的權威專家論證,得出的結論是消防能力可以得到保證。 王志明介紹,在防火能力上,鋼板確實不如混凝土,300度的高溫就會引起鋼結構軟化,即使涂上防火材料,也只能維持3個小時,而混凝土可以維持四五個小時。但是全鋼結構也有優(yōu)勢:它是柔性的屬性,即使軟化也是緩慢的;而鋼筋混凝土一旦承受不住高溫,斷裂就是一瞬間的事,到時可比全鋼結構危險得多! 主控制室:地鐵核心的核心 地鐵大廈是地鐵的核心,而五樓的主控制室就是核心的核心了這里將放置地鐵置1、2、3號線的控制臺。大廳高10米,寬28米,長度則達到四五十米,其中一面墻上將懸掛超大屏幕顯示器,對地鐵運行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實時監(jiān)控。全部設備到位后,這里將成為“禁地”,非工作人員只能透過玻璃墻在室外的觀光走廊上觀看主控制室的運行情況。 主控制室的地面也大有講究:地板是防靜電地板,每平方米地面可承重600公斤。據介紹,2-8層的地面都是按照這個承重標準設計的,而一般辦公樓地面只要求承重200公斤。由此可見,控制中心里安放的儀器,分量著實不輕。 設備: 地底就像一個迷宮 地鐵大廈的地下,比起普通辦公樓內容可豐富了許多:平面上,比地上部分面積大了一倍有余,足有4000多平方米;立體上,分三層,負一、負二層為立體停車場,負三層則存放各種設備。走進去,就像進了一個地底迷宮,一個房間套一個房間,如果不是工作人員帶路,絕對迷路。地鐵坑道的通風口,大得讓人無法想象的水箱,貼著紅封條的高危配電房……每一個房間都讓人驚嘆。 4米高的“噴氣機” 對于行駛中的地鐵來說,通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地鐵大廈的負三層里發(fā)現這個4米高的通風扇也就不足為怪了:足有兩三個人高的風扇葉片,怎么看都:像噴氣式飛機的發(fā)動機!直徑約有2米的管道將風送到面積足有4平米見方的濾風板上,再透過通風窗傳到坑道中,當地鐵呼嘯而過的時候,車廂內的人就能感受到一縷清新的風。 水箱一眼望不到頭 負三層的巨大的水箱,高約2米,寬約4米;至于多長,實在說不清楚!工作人員指著那一眼望不到頭的墻說:水箱的“身體”都藏在那個后面! 氣體滅火:殺人只要3秒鐘 對于遍布高科技儀器的控制中心來說,僅僅靠自動噴淋設備防火,顯然是太落伍了,在禁止人員進入的儀器室里,采用的是最先進的氣體滅火裝置;一旦起火,立刻從屋頂噴出大量氣體瞬間將火焰撲滅,其劇毒程度在3秒之內就能置人于死地! 據介紹,這種氣體滅火設備非常先進:房間里安置的是1人多高的氣瓶,噴氣嘴安在屋,頂,起火時,所有噴嘴一齊打開,滅火氣體瞬間充滿整個房間,火焰能在極短時間內撲滅,從而最大程度保護了珍貴儀器。最神奇的是,噴出的氣體量是根據每個房間而定的,比如房間的空間是10立方米,那就正好噴出10立方米的氣體,一點也不浪費。火被撲滅后,地面的通風系統(tǒng)會將所有滅火氣體抽走,此時房門不能打開,否則就會立刻發(fā)生爆炸!聽起來真是驚心動魄,不過,最為可怕的是,這種滅火設備只安裝在部分禁止人員進入的控制室,因為滅火氣體本身含有劇毒,假設控制室當時有人在,在3秒鐘內就會死去! 空調機箱有數噸重 樓頂安放了五座巨大的空調機箱(美國頓漢布什dunham—bush),為整座大廈提供冷暖氣。每一組機箱重達數噸。 生靈禁足的高壓配電房 整個地鐵大廈的供電,都要依賴負三層的這個房間,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地鐵大廈的用電,已經由臨時用電改為正式用電,也就是說,供電設備已經到位了。由于每個機箱都含有3.5萬伏的高壓電流,屬于極危險地帶,因此這里已經被嚴格看管,所有人員一概不得人內! 立體停車場面目初現
負一、負二層都是立體停車場,目前,負二層已經建好。每個車位都可以停兩輛車,當車開進來的時候,電子升降設備會自動將車抬到空中。
干擾的抑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 話 :+86 021-6054 0385 傳 真:+86 021-5101 0405 郵 箱:shtorke@163.com
地 址: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金橋開發(fā)區(qū)金湘路225弄11號樓禹洲國際大廈12F 郵 箱:201206
Copyright @上海拓科實業(yè)有限公司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4020483號